Home 多酵母發酵
Post
Cancel

多酵母發酵

今年的自釀大賽中,我的Belgian Golden Strong Ale獲得不錯的成績,而這支啤酒比較特別的是同時用了Wyeast 1388和1968去發酵。

在同一批啤酒中使用超過一種酵母並不是什麼新鮮事;反而在酵母純化的技術被發明前,所有的啤酒都是有很多種不同的酵母一起發酵完成的。當然,現在的主流以單一酵母為主,但其實用兩種或更多的酵母是非常常見的。例如,有些人會在發酵停滯時,另外加入其他酵母幫助完成發酵,這便是一種多酵母發酵的作法。另外,像是比利時的酸啤(Flanders Red, lambic, 等等),都是多種酵母混合的。另外,有小道消息指出,某些乾酵母其實是有兩種以上的菌株,常常是一些特性比較奇怪的,像是對發酵溫度範圍的反應,例如Mr. Beer的酵母有人說其實有lager和ale酵母,所以什麼溫度都可以發酵。

除了酸啤,有商業廠用兩種以上酵母發酵同一支酒嗎?有的,可能有不少。據Homebrewtalk.com上有一個做生物科技相關的人分析,Tree House Julius可能有兩或三種酵母

其實,在Yeast book第3章就有一小段針對多菌株的發酵:大致來說,採用多酵母的兩個主要理由,一是增加高發酵度或高酒精度,二是增加風味複雜度。增加高發酵度或高酒精度就如前所提的例子一樣,通常會先讓主酵母完成發酵,在後段再加入能夠提高發酵度或耐高酒精的酵母。這種方式的酵母通常無法重複利用,因為酵母都混在一起來,回收的酵母無法重複先風味發酵後高酒精發酵的過程。因為啤酒風味大約決定在發酵的前三天,如果是為了增加風味的複雜度,應該在一開始就一起投入。很多人會覺得同時接種多菌株酵母會使彼此競爭,最後只有勝者出線,有趣的是,大部分的釀酒酵母並不會互相競爭而會有類似的成長曲線,而且最後回收的酵母比例也會和接種率差不多。不過,因為酵母沈降性不一樣,從底部回收酵母的比例會有比較大的偏向;在一個真實的案例中,只經過了五代,就從 50%-50%變成佔90%-10%;但有趣的是,這樣酵母比例仍然有表現出兩支酵母的特性。

Wyeast 1388據說是Duvel酵母,White lab對應的是WLP570,是釀Belgian Golden Strong Ale常用的酵母。這支酵母產生的果酯中,有個梨子風味,我沒有在其他酵母中發覺到有類似強度的,而這個風味對我來說,就是Belgian Golden Strong Ale的風味。然而,Wyeast 1388也同時產生很強烈的酚味,強烈到像消毒水。為了降低酚味保留酯味,我嘗試了不同的接種率及發酵溫度,結果並沒有太大的不同。最後我甚至向Chatgpt詢問改善方式,Chatgpt回答了改變接種率和溫度或者改用其他酵母,這讓我決定了加入第二個酵母來沖淡酚味。決定加入第二支酵母後,要決定那支酵母並不難,首先要是沒有POF-的,然後也要果酯味比較強的,發酵度無所謂,因為1388是STA1+,可以發酵長鏈糖的。我想到了BE256這支被歸成比利時但是是POF-的酵母,不過手上沒有,就用了手邊有的英式酵母wyeast 1968。然後,我終於釀出接近我理想中的Belgian Golden Strong Ale。

參考:

  • Yeast, The Practical Guide to Beer Fermentation, by Chris White with Jamil Zainasheff.
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.0 by the author.

Chico酵母

家釀無線比重隨筆